本系logo

戶外教學

Kantang Mangrove

    Kantang Mangrove是在位於我們的Khao Chong研究站約30公里的河流出海口,在此紅樹林生態環境是由Dr. Sarayudh Bunyawjewin為我們做介紹與解說,紅樹林是一種沿著海岸或河口而生的特別林地類型,且是熱帶地區特有的林相,在生態與經濟方面都有極大的重要性。此地的紅樹林過去常遭砍伐,但在近二十年來砍罰已被禁止,在經過Dr. Sarayudh簡短的介紹紅樹林生境後,我們便搭船到1000公頃的紅樹林實驗樣區探訪,在Kantang Mangrove主要由五種紅樹林胎生樹種組成,分別為Rhizophora apiculataR..mucronata, Bruguiera sexangular, B. cylindricaBparviflora。自1968年開始就有研究探討再造與復育紅樹林,目前的計畫是以R. apiculata B. parviflora作為研究樹種,初步結果顯示最佳的植樹距離為15m3m,而crop cycle最好為1012年左右。跟台灣的紅樹林比起來,此地的紅樹林面積廣大,且樹冠層較高,許多在泰國進行的研究計畫及樣區都很大型,我們也在樣區中看到用在一般森林地裡的落葉收集網,及其他一些研究設施,表示有研究正在進行,顯示泰國政府對於保育紅樹林的重視。探訪完紅樹林後,我們也乘船去了解在紅樹林周邊進行的一些人為活動與資源利用,因為要保護一個地方的生態,也比需要照顧到這個地區人民的胃,才是長期的保育方針。在紅樹林週遭有許多漁村聚落,在這裡的養殖類有魚類、蟹類、貝殼類等經濟性動物,且都是採用定點圈養的方式養殖。在當地常可以看到鷲鷹科的猛禽(鳶類)在空中盤旋,這可能是這邊最大型的頂級掠食者吧!還有牠們的存在,讓人對這邊的生態環境健全度放心不少,但是由反向來說,也可能是人類干擾所帶來的效應,由於人類活動增加,帶给牠們更多覓食機會所致(養殖業所帶來的覓食機會)。這次的紅樹林野外探訪,不僅帶給我們學術上的知識,也帶給我們一個生態與人文與經濟活動方面結合的觀念,讓我們收獲許多。

      

Mangrove fauna at Kantang Mangrove

   由於第二次造訪Kantang Mangroves主要是來觀察這裡特殊的動物相,所以我們選擇在低潮時來到這裡,在來到這裡之前,先由Dr. P. Tantichodok為我們上了一門「紅樹林動物相」的課程,讓我們在到實地觀察前,先對於紅樹林的動物相有初步的了解。紅樹林的動物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完全水生型、兩棲型與陸生型物種。由於在紅樹林棲地中,鹽分、水位等許多環境因子變化快速,在這其中棲息的許多動物就面臨到適應這類不穩定環境的壓力。之後在實際的紅樹林野外課程中,由Dr. Tantichodok帶領我們開始紅樹林動物的找尋與認識,首先我們在紅樹林中發現巨大的「泥巴塚」,這是由Thalassina anomata這種特別的龍蝦所建造,這樣的泥巴塚可以幫助紅樹林養份較深入的循環,也可以提供棲地給其他動物利用。在這次的野外課程中,我們一共到兩塊不同的紅樹林泥灘地認識紅樹林動物,第一個地點是在主要由Rhizophora apiculata樹種所組成的較成熟紅樹林,老師採取分組的方式,請各組在半小時內各處蒐集所有可以看到見的動物,之後再一同為大家講解這些動物的名稱、類別、特徵、習性與棲地類型等等。

此次所調查與介紹的動物為:

Crustaceans: Episesama spp (Tree climbing crabs), Uca sp. (Fiddler crab), Thalassina sp. (Mud lobster), Chiromantes sp. (Face-banded sesarmine), Episesama spp. (Tree-climbing crabs), Metaplax elegans (Orange signaler crab) and Euraphia sp (Star Barnacles); Arthropods: Coleoptera larva; Chelicerates: Argiope mangal (mangrove St. Andrew’s cross spider); Molluscs: Nerita lineate (Common nerite), Littoraia (Mangrove periwinkle), Cerithidea obtuse (Mud creeper), Sphaerassiminea miniata (Red berry snail), Onchidiums sp. (Mangrove slug) and Enigmonia sp. (Enigma oyster); Vertebrates: Periophthalmodon sp. (Mudskipper); Nematoda: Nematode ; Mollucus: Isognomon ephippium (Leaf oyster); Annelids: Tube worms; Crustaceans: Diogene sp. (Mangrove hermit crab), Harpiosquilla sp. (Mantis shrimp); Cnidarian: Anthenopleura africana (Mangrove anemone)

         

      

Doi Chiang Dao

    Doi Chiang Dao是泰國第三高峰,位於泰國北部的山區,由平地豁然拔起至2,225公尺,此陡峭險峻的山勢與鬱鬱蒼蒼的原始林相,讓其成為泰國人民心目中受神護佑的聖山,此行可觀察到泰國北部山區的森林類型隨著海拔而變化的情形,由低至高為乾燥龍腦香科植物林,接著龍腦香科植物混生林和松與龍腦香科植物混生林,再往上是松林,最後是高山岩層植物和常綠闊葉林。

  此行見到了許多Doi Chiang Dao的特有植物,如野生拖鞋蘭、只分布在高海拔的棕梠科植物;為了適應高地嚴寒與溫差大的氣候,植物特化出矮壯的枝幹和絨毛或革質的葉面。透過與Doi Inthanon的植物相比較,相近氣候與海拔卻會有截然不同的高海拔植物相,相較Doi Inthanon的巨木與水氣迷濛的菘蘿,Doi Chiang Dao的林下顯得乾燥明亮許多,其主要原因是不同的地質所造成的,Doi Inthanon的高海拔土質是鬆軟平坦的土壤層,能夠孕育出茂密有歷史的林相,而Doi Chiang Dao卻是堅硬陡峭的岩層,淺薄的土壤只能讓草本或是灌木植物生長,加上陡峭的地形使雨水的沖刷更加強烈,造成土壤的養分相對貧脊許多,如此造成兩地截然不同的環境。

() Doi Chiang Dao的低高山松林

() Doi Chiang Dao高山常綠林.

(捕蠅草

()拖鞋蘭

()葉面有絨毛的植物

()Doi Chiang Dao的嚮導

Doi Inthanon

     Doi Inthanon國家公園位於泰北清邁境內,總面積約482平方公里,擁有泰國的第一高峰Doi Inthanon,海拔標高2,565公尺,水氣豐沛,氣候終年濕冷,與台灣的中高海拔氣候相當類似。園區內的森林是北部泰國重要的保留區之ㄧ,包含了潮濕常綠林(moist evergreen forest)、松林(pine forest)和混生落葉林(mixed decidous forest),完整的森林孕育了多種特有的鳥類、兩棲爬蟲以及特有植物。濃濃的霧氣籠罩著山頂,常綠樹上的爬滿了許多的附生植物,如蕨類、菘蘿、蘚苔或蘭花。

    泰北的森林在1000公尺以下的優勢林是落葉樹林(decidous forest)1000公尺以上是常綠樹林(evergreen forest),而1000公尺以上的森林又可在1700公尺作粗略的分割,海拔1700公尺以上的森林樹冠和樹種豐度較低。園區內有多個研究樣區,我們參觀了其中一個15公頃(300公尺x500公尺)樣區,其海拔約1700公尺,受季風氣候強烈的影響,全年約有56個月的乾季,該樣區在高海拔兩種森林的交界,樣區最高點與最低點約50公尺落差,樣區內的森林結構與植物種類同時有兩種森林的特徵。

    泰北在60年代面臨到人口增加、燒墾造成的土地養分流失、罌粟花種植等問題,為解決接踵而來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問題,泰國政府開始進行Doi Inthanon皇家計畫,該計畫的目的是(1)幫助所有的人(2)確保自然資源資源能永續使用(3)杜絕罌粟的種植,並解決其帶來的問題(4)鼓勵人民以適當的方式利用與保持土地跟森林資源。我們參觀了該皇家計畫中心,佔地約104公頃,中心內有多處育種跟園藝栽培實驗室與溫室,並為整個Doi Inthanon地區的農產品集散中心,如花卉、高價水果和水耕蔬菜都是從此中心集中分級再送往大都市銷售。

圖一 泰國最高點

圖二 皇家計畫的水耕蔬菜園

 

圖三 園區內的森林

 

Peninsular Botanic Garden                            

    Peninsular botanic garden是位於泰國南部的Trang,於1993由皇室的森林部門成立,目前隸屬於國家公園的野生動物與植物保育部門之下。在這個botanic garden中,是由Voradol Chamchumroon為我們介紹,此植物園的主要目的就是保存原生的植物與外來的植物,同時具有保育的目的以及教育的目的。此植物園中具有4.16平方公里的原始林。在此botanic garden中有個小小的圖書館以及保管室,裡頭他們保存了在此森林中的植物標本,以及植物的種子,其中包括了龍腦香科(family Dipterocarpaceae),此種子是具有瓣膜的,可隨風而傳播至其他地方,以避免同一種樹的子代與親代彼此之間互相競爭。在此botanic garden中,最有趣的就是他有個canopy walker,就是在森林中建立一個約莫四層樓高的平台,在每一層樓的平台都有一個步道可供人在上面行走,人可以在此高度上觀察樹冠層的植物與動物,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很方便又可更精確地觀察到在樹冠層發生的動植物交互關係,而且更有利生態學家對樹冠層所發生的事進行實驗。在這個botanic garden中,我們也品嘗到了一種新奇的食物,當地人把椰子做成的填料填塞到類似豬籠草的植物中,就這樣直接食用,吃起來甜甜的,在台灣我們從來沒看過如此新奇的植物。最後在這個botanic garden中,我們每個人都種植了一棵小樹苖,而且每一棵小樹苖都有記錄下我們的名字,這個botanic garden就會固定時間跟我們報告這棵小樹苖生長的情形,如果萬一小樹苖不幸地死了,負責人也會通知我們,告訴我們所種植的小樹苖已經死亡了。我認為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因為我們不單純只是把樹苖種下去罷了,還有人告訴我們小樹苖生長的情形,以及是否健在,讓我們真的有置身於此的感覺,因此我們或許也可以在校園內舉辦類似的事,讓學生對校園有更多的互動。

 

 

Rubber trees and Plan toy factory         

    在泰國從1901年開始,當地人開始種植rubber trees,用來收集橡膠樹的汁液,以做成橡膠,做成的橡膠主要是外銷為主,主要外銷的國家有美國、德國、英國、義大利、日本及南韓等國。在泰國橡膠的年產量約為1500萬噸,這是所有東南亞國家中,橡膠產量最大的地方,泰國、印尼及馬來西亞這三個國家的橡膠年產量是佔所有產量的約75%。在泰國,他們種植橡膠的方式為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先去刮樹皮,使樹幹流出汁液,再收集這些汁液加入一些酸性物質,然後以手工方式把橡膠樹汁液製成一片片固體的橡膠片再銷至國外去。這其中我們觀察到這是個相當辛苦的工作,由於都是以手工製成,沒有機器的幫忙,再加上所獲得的利潤並沒有很多,因此生活並沒有我們想像的富裕,但是根據當地人解釋,在泰國南部,因為氣候、環境皆較適合橡膠樹的種植,因為橡膠樹的種植條件要年均溫約27度,年降雨量約2000mm左右,因此泰國南部是較適合橡膠樹的種植,而可以種植橡膠樹的人家,其生活條件已經比在泰國北部,那些沒有氣候、環境條件的人家還要來得好了!

    在參觀完橡膠樹後,我們到了一間生產玩具的工廠,這件玩具工廠所生產的玩具通通以木頭所製造的。由於玩具如果以塑膠做成的話,則不容易被回收,而且又容易製造環境污染,而以木頭製成的玩具,其材質易於回收,而且所使用的木頭主要又以當地所種植的橡膠樹為主,因為橡膠樹在種植約30年後,就會通通砍伐掉,再重新種植新的樹苖,因為玩具工廠除了製造玩具以獲得利潤外,還幫助當地人解決掉砍伐後的橡膠樹,同時亦可增加當地人的收入,可說是一舉多得啊!!而此玩具工廠所生產的玩具除了娛樂的性質外,還有許多種類的玩具也具有教育的性質,小朋友可藉由這些玩具學習如數字的加減之類的。同時這間玩具工廠也在研發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因此每年都有新的玩具產生,提供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家長亦可挑選更多適合小朋友玩樂的工具,寓教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