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logo

課程內容

A.植物
泰國的森林

    泰國有多樣不同的森林類型,可以分為常綠或是落葉森林,再根據森林結構、植物區系學和物理環境因子細分為小類,常綠森林可分為季節性潮濕常綠森林(seasonal moist evergreen forest)、季節性乾燥常綠森林(seasonal dry evergreen forest)、低高山森林(lower montane forest)、高高山森林(upper montane forest)、松林(pine forest)、紅樹林(mangrove forest)和沼澤森林(peat swamp forest),落葉森林可分為乾燥落葉龍腦香科植物森林(dry deciduous dipterocarp forest)、乾燥混合落葉森林(dry mixed deciduous forest),除了以上林型外,還有介於兩者間的半落葉森林。

樣區內樹種辨識
    我們花了三天的時間進到52公頃的樣區進行植物辨識,採集樹葉、枝條、花和果實做標本,透過比較顏色、樹汁、樹皮、葉形和分枝來辨認出約50屬60種植物的特徵,除了辨識植物外,也解釋這些不同的外型和功能在生態上的意義。

亞洲熱帶地區植物資料庫
     CTFS-AA亞洲計畫的植物資料庫的簡介,資料來自八個亞洲地區的植物永久樣區,內含上千樹種在分類與生態上的地位,並提供相片與原始資料給研究者使用。

建立植物普查樣區
    學習如何設計並完成實驗樣區,樣區的大小、密度跟形狀需考量實驗需求與經費,絕大多數的樣區設計都是以方便進行樣區內比較為前提,不過若能獲得有效和具代表性的結果,樣區的設計也能進行調整。另外,本課程也有實際使用經緯儀來進行樣區劃設模擬。

植物族群生態學-測試 Janzen-Connell Hypothesis           
    這個課程是由孫義方老師所教授的。在這個課程中,我們從幾個大問題切入,觀察大自然中發生的事,如為何有那麼多熱帶雨林的樹?為何有些物種很常見,有些則否?為何有些物種可廣泛分布在不同的棲地上,有些卻只能限制在某些棲地上?使不同物種共存的機制為何?因為在熱帶雨林中,由於植物是具有很高的多樣性,而且數目也很多,所以只要樹冠層有個空間曝露出來,就很容易被其他植物所佔據,因為植物和植物之間彼此是會有競爭存在(competitions),競爭養分,太陽等,而為了繁衍下一代,因此就需要使子代生存下來,並且要有機會傳播出去。在植物的整個生活史中,只有兩個時期是可以活動的,pollination和seed dispersal。而傳播花粉就是要有正確的傳播者,並且可以傳播至正確的地方,而傳播種子就是要能夠傳得愈遠愈好,而且種子的傳播形式還有著不同種類,如random, regular and aggregated三種形式。子代生存下來後,與親代之間的關係就變成是彼此競爭,而親代為了避免自己的基因可以延續下去,也為了避免自己的子代與親代競爭,因此就有科學家提出一個假說,認為遠親代愈近的地方,子代的數目會較多,而離親代愈遠的子代,其數目會較少。但是相對地,離親代愈近的地方,子代和親代形成競爭關係的機會就會愈大,因此子代在此的生存機率就愈低,而離親代愈遠的子代,雖然他們的數目較少,但是和親代形成競爭關係的機會也較小,因此生存機率就相對地較高。而這個假說就稱為Janzen-Connell Hypothesis。
    在野外中,我們就實際找了特定的一種植物,在樣區中由老師先進行調查,發現在四棵很茁莊的大樹,而且彼此之間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我們就分成四組,每一組調查一棵大樹半徑25公尺範圍內面積,仔細尋找每棵此種樹,樹幹直徑小於1cm的樹幼,記錄下離母株的距離,樹幼的高度、葉的數目、以及離母株的角度。用來應證 Janzen-Connell Hypothesis在此樣區中是否有存在。

統計學的應用                                            
    由於統計學是生物科學應用上是極為重要的工具,我們以統計學來應證實驗結果是否可達到解釋的水準,因此我們除了對實驗有課堂的解說、至野外的收集資料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如何把所收集的data好好地分析處理。這部分的課程是由 Dr. Richard T. Corlett負責教導我們。首先Dr. Corlett先跟我們介紹統計學的重要性,以及我們該如何應用在我們所獲得的資料上。由於我們是在教室內上的課,因此老師以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條件當做資料的來源,共量測了身高、體重、頭圍、手腕圍、腳腕圍、腰圍、手臂長、年紀、性別、大拇指寬等資料,根據這些大家一同努力所得的資料,我們以多變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進行資料分析。
    事實上,在之後我們的group project以及independent project上,老師們都給了我們許多的意見,因為一個實驗在進行前,都要先經過仔細的思考過,譬如我們該記錄那些東西,實驗該如何進行,更重要的是所獲得的data該如何分析,因此老師在這方面也指導了我們許多,包括所獲得的原始data該何如地進行轉型,以及該以那一種統計方式進行分析,如ANOVA或是T-test。以及實際操作統計的電腦軟體,由於有一些計算方式是較複雜的,因此我們需要電腦幫助我們計算,而這次老師教我們的是s-plus的統計軟體,雖然與我們平時在學校所學的統計軟體不大相同,但是其大致原理都是一樣的。

紅樹林生態環境
    在紅樹林(mangrove)棲地中,動物可分成三種種類,第一為陸生動物(terrestrial forms),第二為兩棲動物(amphibious forms),第三為完全水生動物(fully aquatic forms)。陸生的動物就有鳥類、哺乳類、昆蟲及爬蟲類。鳥類會以不同食物類別為食,如吃昆蟲、貝類或是吃魚。因鳥類生活在這種棲地中,若以躲在泥灘中的生物為食,鳥嘴就會較細較尖的,如此它們才容易吃到食物。而爬蟲類的就有水蛇,如dog-faced water snake,或一些在樹上棲息的蛇,如樹蛇,shore pit viper (Trimeresurus purpureomaculatus), Cat snake (Boiga dendrophila melanota),還在會在泥灘上活動的monitor lizard (Varanus salvator),這種蜥蜴的體型可以長得很大,雖然我們在紅樹林中只有看過一次,而且還是較小隻的,可能是juvenile,但是這在台灣是沒看過的,因此很幸運可以看到。
    兩棲型的動物主要為貝類的生物,如一些雙殼類的,當滿潮時是它們是浸在水中的,當退潮時就可能裸露在水面外。而在泰國他們養殖這些貝類的方式其實和台灣是沒什麼差異的,就同樣是放一些貝苖至水中,然後讓它們自己慢慢長大。而也有一些動物,不像貝類是無法自由活動的,如slug or sea slug,這一類的動物就可以自由地活動,因此它們就可以依據自己的生理需求而到有水或是沒水的地方生存。在泥灘上當然就不會少掉螃蟹,有在泥灘上活動的crabs,亦有在樹上活動的tree climbing crabs,和雄性的螯是一大一小的招潮蟹(fiddler crabs)。而彈塗魚(mudskippers)的數目在那邊的紅樹林亦是不少的,而且體型大小約在5至6公分左右,其實和台灣的種類是相當類似的。
    完全在水中生活的動物,主要當然就是魚類,如Archerfish (Toxotes jaculatrix),這種魚有趣的地方就是它會待在靠近水面的地方,等待昆蟲飛過來停靠在水面上的樹枝上,然後就一口氣向上跳,這樣它們就可以直接捕捉到獵物。

     

 

B. 動物

昆蟲的世界                                            

    昆蟲可說是與我們生活最貼切的生物,它們幾乎無所不在,也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相當大的關連。在這個課程中,是由David Roubik老師所教導我們的。首先Dr. Roubik先帶領我們概括地認識昆蟲,如昆蟲的世界中約有1000個科,其中有300個科為鞘翅目所擁有的。而我們在化石記錄中還發現到了75個科的昆蟲。其他昆蟲他有趣的地方在它們的滅絕的速率是很低。但也由於昆蟲的數目很多,所以有很大部分的昆蟲,約莫80%是尚未具有名字的。其中昆蟲又有分成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在野外的課程中,除了David Roubik外,尚有David Lohman帶領我們進行野外實驗的操作。在野外中,我們實際操作了一些捕捉、吸引昆蟲的方法,如馬氏網、color traps、pitfall traps、吸引蝴蝶的陷阱和把落葉層放到一個篩網,把在落葉層中生活的昆蟲過濾出來,可供我們進行分類。我們把在野外收集到的昆蟲通通帶回教室進行分類,同時David Lohman還教我們如何把蝴蝶及蛾類進行標本的製作,在一個木架上直接把蝴蝶與蛾類直接放入,再把它們的翅膀、觸角展開,以昆蟲針固定,如此就可更易觀察蝴蝶和蛾類。除了蝴蝶和蛾類外,我們也對其他不同的目之昆蟲進行標本的處理,除了直接泡在酒精外,我們還進行昆蟲標本的乾製,如甲蟲類的就直接以昆蟲針插在昆蟲的胸部,風乾直接放入昆蟲箱中保存。而兩位老師亦帶領我們進行昆蟲的分類,雖然只是很基礎的分類至目,但我們還是學習到許多昆蟲分類的基本知識。

      

      

分工仔細的螞蟻                                   

    螞蟻為自然界中個體數佔很大,如在雨林的樹冠層中,螞蟻就佔了所有節肢動物中94%的個體數,而生物量(biomass)就佔了大於80%的比例。在今年的五月十二日時,有11832種的螞蟻被描述、記錄過。而且螞蟻有趣的就是它們是非常有秩序的生物,絕大部分的種類是具有一個蟻后(queen)和許多工蟻,來幫助整個蟻窩運作。而且螞蟻的生殖策略也是很特別的,當蟻后在生殖時,蟻后的egg如果與雄蟻的sperm結合在一起,就可生出雌性的工蟻,如果蟻后的egg沒有和雄蟻的sperm結合在一塊,則生出來的新生兒就是雄蟻。而這種特別的生殖策略叫做haplodiploidy。而螞蟻和某些植物間也存著有特別的關係,ant protection有些植物會分泌一些額外的液體,這些液體大部分是具有糖分,而螞蟻就會吸取這些汁液當作營養分的來源,而植物所獲得的好處就是螞蟻會幫植物把其他的外來者通通趕走,包括會吃植物的動物或是其他入侵至此植物的其他種植物。因此這也是一種共演化(co-evolution)的結果。

    在螞蟻這個課程中,我們是想要測試不同種類的糖,有單糖、雙糖、半糖、多糖,其中包括了sucrose, fructose, mannaose, mannose, glucose以及水。我們先選定幾個地方,首先以鮪魚罐頭把螞蟻吸引過來,等於鮪魚是個餌料。我們以不同的虹吸管吸取不同種類的糖,記錄下高度,再放到野外中,觀察螞蟻偏好那一種種類的糖,等待數小時後,我們再回到野外,記錄下所剩下的虹吸管中糖的高度,如此和之前的高度相減再扣掉空氣的蒸發的速率(由水分的那根虹吸管可得知),我們就可以求得被螞蟻吃掉的糖有多少了。

    而螞蟻標本的製作與其他的昆蟲就有些許的不同,如甲蟲類的,我們是直接把蟲針插入昆蟲的胸部,但螞蟻就不能以蟲針插入螞蟻的胸部,必須是把螞蟻直接以膠水黏在蟲針上,我們就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到螞蟻的型態。

   

蜂的介紹與行為生態實驗

    蜜蜂屬於昆蟲綱裡的的膜翅目昆蟲,其與螞蟻一樣屬於社會性昆蟲。但在Dr. Roubik這門課中所著重的熱帶雨林中的蜜蜂,與研究蜜蜂行為的一些實驗方法操作。在熱帶雨林的無花果樹上,常常會看到一些無螫刺蜜蜂所築的管狀巢穴,我們找到兩個巢穴後,利用投影片與塑膠袋簡易製作出陷阱放於洞口後,捕捉到許多進出洞口的蜜蜂,之後就將利用這些蜜蜂作為返巢記憶距離的實驗對象。我們將這些捕捉到的同一族群(colony)的蜜蜂,在不同遠近的距離(0.5km1km1.5km2km)放飛後,各距離以不同顏色標記,在標記方法尚有兩種,一種是用色漆筆將顏料點於蜜蜂背胸甲板上,另一種是將塗上不同顏色的小磁鐵黏於背胸上,之後再回到巢穴口的位置,計算標記顏色的蜜蜂數量與返巢時間,若是以黏磁鐵來標記的話,在巢口放一塊大磁鐵,即可將返巢的標記蜜蜂吸住做記錄。在Dr. Roubik的小實驗中,兩種標記方法都有採用,最後並將結果做分析。這次的實驗與過去我們在台灣學習的經驗相當不同,我們過去也會在教科書或是論文中,看到這些動物行為實驗方法的步驟或結果內容,但從來沒有親手操作過,這次實際的提出預測,並做一個馬上可以看到結果的有趣小實驗,再對這個結果進行分析與討論,是一個十分特別且內容充實的課程。

      

兩棲與爬行動物概述與調查方法

    這門課的講師是目前在任職於泰國國家科學博物館的Dr. Tanya Chan-ard,首先Dr. Tanya先為我們做兩棲爬行動物分類概述,並對泰國的兩爬相做簡單的介紹,之後再對其中五種調查兩棲爬行動物的方法做講解,最後是日間與夜間的野外調查方法實際操作。全世界兩棲類可分為三目:無尾目(Anuran)、有尾目(Urodele)、無足目(Gymnophionan),泰國的兩棲類多樣性很高,目前共發現3目140種的兩棲類,與台灣兩棲類相作比較的話,台灣兩棲類共35種,且沒有無足目這個類別,因為無足目(蚓螈)是屬於分布於熱帶地區的物種,在無尾目(青蛙與蟾蜍)中,在泰國有六科而在台灣只有五科,多了Megophryidae這一科。在爬行動物方面,全世界共有四目:龜鱉目(Chelonia)、有鱗目(Squamata)、喙頭目(Rhynchocephalia)、鱷目(Crocodylia),有鱗目是目前爬行動物中種類最多的,其下並可分為三個亞目:蛇亞目、蜥蜴亞目與蚓蜥亞目。泰國的爬行動物多樣性也很高,目前共有3目350種被發現,與台灣相較起來,台灣共兩目96種,缺乏鱷目。Dr. Tanya並介紹了五種常用的兩棲類調查方法,比較各方法的優劣與特色。Complete species inventories為調查一地所有的可見或鳴叫物種,花費的時間多但金錢花費少;Transect sampling是設置穿越線調查;Drift fence and Pitfall traps是利用陷阱來捕捉紀錄物種,所花的時間和金錢高,但是人力需求最低;Visual encounter survey是所有方法中最有效率又花費少的方法,是只紀錄所有能看見的物種,在當天晚上學員便分組於夜間進行此方法的調查,最後並將各組調查結果作多樣性統計分析的比較與討論。Quadrat sampling利用眾多人力將樣區圍住,已各面完整清查樣區中落葉與灌叢並往中心移動的方法,調查到樣區中的所有可見物種,此方法適用於日間且較小面積且完整的搜尋,但耗費的人力相當大,這個方法我們採分組方式於日間演練。老師將各方法比較的很清楚,且經過實際演練,讓我們更了解調查方法之間的差異。

鳥類概述與調查方法

    這門課程的主講教授是Dr. G. Gale,這個課程主要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鳥類概述,第二部份為鳥類調查方法介紹與實驗。他首先先對鳥類的特徵、演化歷史、目前的鳥類分類、各目鳥類與泰國鳥類做概念性的介紹:鳥類是動物界中醒目又特別的一個類群,具有能夠飛行的許多特化構造(feathers)與角質的嘴喙(bill),就是牠們最大的兩個特徵,目前新的分類是將鳥類分為23目141科,鳥類中最大目為Passeriformes,一共包含45科5712種。在泰國目前共調查到980
種左右的鳥類,約佔全球鳥類的10%,因為泰國地理位置的關係,鳥類多樣性高但是特有性相當低,目前可能只有一種。在調查野生動物的方法中,能夠以最少的誤差估計野生動物的數量與物種是最重要的,在鳥類調查中,目前共有Complete census, plot sampling, distance sampling, mark-recapture, removal method這五種方法,但以鳥類這類群動物的特性來考量,其中distance sampling是最為有效且實際的作法。最後,Dr. Gale更詳細介紹distance sampling中的穿越線調查法(Line transects)與定點調查法(Point transects)兩大方法,與此調查方法的統計分析與軟體的使用介紹。在野外實驗課程中,總共針對穿越線調查法、定點調查法與霧網捉放法進行介紹,讓學員們實際到野外練習這些調查方法的實作。而霧網捉放法是針對在特定地區做研究時,要對這地區鳥類上腳環與型值測量時所使用的調查方法,由於這是一種將鳥類捕捉起來的方法,對於鳥類有著一定程度的干擾,所以霧網的材質選擇、架設位置、巡視時間等是否合適,與傷害鳥類的程度的關係相當密切。而在捕捉到鳥類後的捉握與上腳環技巧,翼長、尾長、羽毛折損程度與肌肉顏色等等的型值測量,都讓我們從實際的眼觀手做中,學習到鳥類調查的相關知識。

哺乳動物生態學與保育

    由哺乳類的演化史切入這個大題目,透過化石證據來說明泰國的哺乳類來源以及數百萬年來的演化。泰國的哺乳動物親源地理研究結果發現分為兩部份,中部與北部的哺乳類與雲南的種系相近,而中南半島上的哺乳動物與印度尼西亞的種系相關,並且在過去曾與澳洲有過物種的交流。哺乳動物生態學中介紹了哺乳動物的多樣性,其在生態系中扮演著較高的層級,演化出各樣的型態、功能和行為來適應不同的生態棲位。泰國的哺乳類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針對大型動物的研究相當透徹,如老虎、野牛、亞洲象、豹、鹿、犀牛和長臂猿等物種,其活動範圍、食性分析、棲地選擇、族群量估計和基因方面的研究都正在進行。保育是目前泰國哺乳類的難題,棲地破碎化、盜獵壓力和適合生存環境減少都增加了物種保育上的困難,除了基礎生態資料的研究與調查,自然保護區設定、棲地復育和自然資源的經營管理都是未來泰國哺乳類研究的主要發展目標。野外的實習由老師帶我們到野外佈設老鼠籠陷阱,並觀察地上是否有動物足跡、排遺或食遺,觀察到松鼠和巢。

分子生態學

    分子生態學的概念是由達爾文最初提出的,生物面對天擇與性擇時,大自然會留下最適合生存的個體,而此適存個體的基因將會留到該族群的後代,分子生態學即檢視此一思想延伸出的生態學,如基因如何左右個體的適存度?族群內部基因的演化機制為何?種化的過程中基因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分子生態學中有許多的子題,傳統生態學的領域均可以利用分生工具來進行新且更進一部的探討,如活動範圍、花粉與種子散播範圍。探討族群遺傳結構與生態資料的關係,如小族群與大族群間遺傳多樣性的差異和破碎的棲地對物種的族群遺傳結構影響,親源地理與新種發生的機制都是分子生態學的重要課題,

    未來分子生態學的走向將不再只是比較個體或是族群間基因片段上的相同或不同比率,而會走向理解基因對個體或族群適存度的影響,並在保育生態學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腳色。

保育生物學

    東南亞地區的野生動物是否仍有未來?這是此堂課所要討論的,沒人能夠回答這問題,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東南亞熱帶雨林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破壞,動物被盜獵以及私下交易,雨林植物被盜伐以及整片燒燬以供應激增的人口的需求,珊瑚礁白化以及死去的速度是前所未見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絕望,不過覺醒的聲音開始挽回崩毀潰敗的局面,多種力量各自由不同的角度進行生態保護只求資源能夠永續利用,政府單位制定法律保護自然資源,學術界的研究讓制度更有效率並讓社會大眾了解保育的重要性,課程並以老虎保育為例子,老虎的保育史一路走來格外艱辛,它有所有保育物種的特徵,大型掠食者需要相當大的自然棲地供其存活繁殖後代,漂亮的皮毛和多用的骨肉使其面對極大的獵捕壓力,明星物種可吸引大眾的關注與保育基金,雖然老虎保育運動已有30多年歷史,但仍然成效不彰,不能說失敗,因為尚未全部滅絕,該保育經驗是在面對其他即將滅絕物種的重要資源。

 

C.動植物交互關係

傳粉與果實散播

    此部份的三個主角為授粉者、食果動物和植物,交互在一起產生複雜的關係,其背後豐富的生態與演化的意義。授粉並不只是花粉傳遞如此簡單,因熱帶雨林中同種植物其距離有時多達數公里遠,只能透過昆蟲或動物來進行花粉傳遞,哪種物種是最適當的傳播者?蝙蝠、蝴蝶、蒼蠅、甲蟲、蜜蜂、鳥、蠅果小蜂或其他脊椎動物均是人選,整套流程如下,植物開花並放出訊息告訴花粉傳遞者此處有食物,植物提供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當作報酬給予花粉傳遞者,花粉傳遞者接收到訊息,從大老遠趕來享用大餐,再將花粉由此棵帶往另一棵完成授粉,其中運作的機制相當複雜,同種植物間必須一起開花,雄花與雌花成熟的時間也必須錯開,才不會自花授粉的情形發生,而要如何吸引適當的花粉傳遞者?夜間或是白天開花,靠香味或是顏色吸引,花的形狀也是關鍵之ㄧ,只要演化上一走錯方向就有滅絕的可能,不同的花粉傳遞者其特性也不同,依賴嗅覺或是視覺尋找食物,日或夜行性,取食花粉的構造與行為,以上都是花粉傳遞者是否能夠有效率尋找食物的關鍵,其中的機制是本堂課的重點。

    除了花粉傳播以外,種子傳播也是植物是否能生存的關鍵,種子離開母株的好處多多,一方面可以避免與母株跟其他種子競爭資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新的群聚。熱帶雨林內種子傳播有兩主要方式,風力傳播與動物傳播,且往往種子會有二階甚至三階的傳播者。在樹冠下只有蕨類、灌叢、草生植物和蘭花藉風力傳播,因為其種子細小,而樹冠層則大部分種子靠風力,其種子構造特化出翅膀或是氣囊,增加散佈的距離。動物傳播是相當複雜的機制,與花粉傳播機制類似,
以果實吸引動物取食,並攜帶種子到他處,有些動物把果實吃進去後,會在別處排出種子,或是動物將種子埋藏保存在其他地方,動植物間的關係是不會如此簡單的,植物提供果實吸引動物來,若種子太脆弱或好吃,會立即被動物破壞,而失去繁殖的功能,因此植物必須產生保護種子的構造。

    動植物交互關係在生物多樣性極高的熱帶森林相當複雜,往往一種植物或是一種動物及為多種動物或植物的食物來源、授粉者或種子傳遞者,有些情形卻是動植物共同演化出適應對方的型態或行為,特化出獨特彼此依賴的動植物群。

    老師並帶學生用紅色羽黑色粘土捏製成相同大小,綁在樹上模擬真實的果實,實驗是否顏色會影響鳥類的取食行為,可以從黏土上的取食痕跡計算鳥類受果實吸引的次數。

無花果樹與榕果小蜂 (Figs and fig wasps)

    這門課程的講師是Dr. Rhett D. Harrison,這門課主要在介紹無花果樹與榕果小蜂,及無花果樹與榕果小蜂之間複雜又特別的共生與共演化關係。無花果樹是熱帶雨林中重要且普遍的樹種,無花果樹在熱帶雨林中的多樣性高,也是重要的先趨樹種與動物的食物資源。無花果樹其實是我們相當熟悉的樹種,無花果樹全部屬於桑科(Moraceae)榕屬(Ficus),因為它特殊的隱花果,使之與傳粉者榕果小蜂之間展一段複雜且有趣的共演化關係。無花果樹的花朵可分為兩類,一種為雌雄花同株且同果,一種為雌雄花異株,榕果小蜂則有則可分為三類:雄性(pollinator♂)、雌性(pollinator♀)與不傳粉的雌性(non-pollinator♀)。由於無花果花型特殊,只有榕果小蜂可以進出無花果所開的小孔,且由於小蜂生命短暫且體型小,一生往往只有一次機會進入榕果中,小蜂的幼蟲是靠無花果中的Galls構造提供養分成長,所以在無花果樹的開花期、開洞時間、果實顏色大小等等與榕果小蜂之間就產生互相依賴卻又欺瞞的共演化關係。目前有部分研究認為雌雄花異株是較晚期演化出來的結果,連帶牽扯出許多有趣的問題:雌雄花異株的好處是什麼?壞處是什麼?有許多假說試著要解釋這個演化,認為雌雄異株可將植物投注在生殖的能量專化且達到最佳效益,所以整株結雄果或雌果的無花果樹可能在結果高度、大小、顏色、果實甜度上都會有差異。稍後Dr. Rhett便帶領大家到野外觀查無花果樹的果實與花朵結構,並實際剖開果實檢視裡面的小蜂類別,從野外實際調查無花果樹的結果,約略有雌果大致生長於較高枝枒,顏色較鮮艷、果實較大以吸引傳播種子者的現象。這次的課程讓平常不易瞭解且觀察的共演化關係,經過完整的課程講解與實際觀察作印證與了解,是很難得的學習機會。